双柏彝族虎文化

    日期:2013-04-08来源:楚雄旅游网作者:李晓波点击:5596 字号: 手机:

    扫描微阅读





    每年的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,双柏县法脿镇等地的彝族人都要过8天盛大的虎节。虎节期间,每个村庄都要跳“老虎笙”。初八日,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,经占卜选择出8人,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,在脸、脚、手上绘上虎纹,化妆为老虎。这时由毕摩带领,所有演员包括虎、山神、猫、鼓师等一同前往村里的一株大“神树”下祭祖请虎神,先由毕摩插上三炷高香,摆好供品,主持占卜问卦,然后杀鸡送祭。祭祖请虎神完毕之后,鼓师率先敲响羊皮鼓,然后虎首阔步绕场,他身穿黑布上衣,头戴草帽,手里持一根长约2米的竹竿,竹竿头上系着一个葫芦,只见他摇晃起竹竿,抖动葫芦开始大声用彝语喊着什么,这时8只虎便由四个方向跳出,山神、猫依次入场,舞蹈先是从事劳作生产的跳起,老虎们用农具作道具,表演老虎犁田、撒秧、施肥、栽秧、打谷等过程,然后还有模仿世俗生活的舞蹈如老虎开路、老虎搭桥、老虎做窝、老虎抢亲、老虎孵蛋等动作。这些舞蹈动作体现了远古彝族的生产劳作过程和古老的生殖崇拜。从正月初八开始,每日增一虎增至15虎,即到正月十五日。最后一天,全村户户敬香供“虎神”,每户从门前到屋里都要跳一场虎舞,一般是两只猫先跳入屋内,将主人备好的腊肉、米等装进羊皮袋,然后跳出,虎则匍匐在屋子的门槛上,山神点燃香火,各搭一只脚在虎背上,念咒文驱邪。念毕后山神在门两边各插三炷香,与虎一同退回加入跳舞。全村不论贫富,挨家挨户都要去到,一般要到夜里十一二点才能结束。之后村里人一同跳舞,点起无数香火,由毕摩念经赞颂虎神,“送虎归山”。夜晚,田间村寨置起火堆,虎笙绕村而舞,15只虎都出场后,全村老少为来年的兴旺景象摆酒庆祝,狂欢一夜。这种起源于6500年前的伏羲时代的原始舞蹈形式,已被国内外专家、学者定为彝族古傩戏的“珍存”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在双柏不仅保存着老虎笙,还有同样古老的小豹子笙、大锣笙,并称为“三笙”。

     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跳“老虎笙”以来,其古朴、神奇、原生态的原始舞蹈形式就开始引起中外学术界的重视,日本、法国等国家和中央电视台、珠江电影制片厂、深圳影业公司及包括台湾省在内的全国各省(市)电视台以及众多媒体的记者、编辑、专家、学者纷纷涌向“老虎笙”发源地——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考察、采访、拍摄、报道,从而使“老虎笙”名扬国内外。日本、法国等国家的一批专家、学者撰写的有关双柏“老虎笙”的学术论著及图片先后在海内外、国内外各种报刊上发表、转载、出版。1994年,双柏“老虎笙”在玉溪澄江“中国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”上表演引起轰动;1997年,应日本邀请,双柏的“老虎笙”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参加第二届民间艺术表演获得成功,引起了日本文艺界、新闻界和学术界的关注;1999年,中央电视台和楚雄州电视台摄制的双柏“老虎笙”多次在中央台播出并获得国家级、省级政府奖;“老虎笙”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“田园大舞台”在楚雄的演出;还应邀到昆明世博园、东南亚影视城、昆明各大学和上海、山东威海、河南郑州等地演出;2000年,双柏“老虎笙”应邀到法国参加“蒙多瓦市蒙特利尔国际民间艺术节”演出再次引起轰动。此后,大型州情专题片《火之舞——告诉你一个楚雄》详细介绍了双柏“老虎笙”,使以“老虎笙”为主的中国彝族虎文化再次对外推介,并于2005年6月在有俄罗斯、日本、韩国、巴西、尼桑比克等国和中国各省市37支表演队参加的“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”活动中脱颖而出,获得了比赛金奖。

      2007年10月15日,双柏彝族原生态虎图腾舞蹈“老虎笙”应国际音乐理事会邀请,代表中国彝族图腾祭祀舞蹈参加“云南原生态音乐会”。“云南原生态音乐会”是在北京举办的国际音乐理事会第32届年会暨第二届世界音乐论坛唯一的一台专场音乐会,来自彝、白、藏、纳西、普米、傣、佤等民族的近70位乡土演员,用天然的嗓音和朴素的舞蹈,展示本民族的特色文化。双柏 “老虎笙”是此次演出中唯一的反映图腾崇拜的祭祀舞蹈,其古朴、神奇、原始的舞蹈形式,令中外专家惊奇不已,受到广泛的盛赞。

    名称:电话:
    共0条评论

    已关闭